一、学科简介
海洋是取之不尽的天然药源宝库。热带海洋生物更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特殊性,使源于其中的海洋天然产物也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特殊性,为寻找生物活性物质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海南省是我国海洋大省,蕴藏着丰富的热带海洋生物资源。海南地处热带,有着丰富的特色药用动植物资源。海南地区丰富的特色热带天然资源(包括海洋和陆地)蕴涵着无以穷尽的化合物结构多样性,进行创新药物研发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而注重利用海南独特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南药和海洋药物特色的医药是海南省重点发展和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海南大学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突出热带、海洋特色,下设药物化学和生药学两个二级学科。
二、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扎实的现代药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药学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生产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药学学科专业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一)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诚实正直,乐于奉献,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服务。
(二)具有勤奋严谨和谦虚谨慎的学风以及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刻苦钻研、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系统掌握药学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和科研方法。了解本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科技现状、动态和研究前沿,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敢于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理论,紧密结合实践,努力促进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四)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备较好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五)坚持体育锻炼,提高自身修养和心理素质,身心健康,做到全面发展。
三、学科方向或研究方向
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具有鲜明的热带特色和海洋特色,紧密结合医药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和热点课题,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主要研究方向有:
1.药物化学学科现设有热带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中草药活性成分结构与修饰两个重点研究方向。
1)热带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方向,面向南海海域,主要开展热带海洋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研究、热带海洋新药研制与开发、以及热带海洋保健品的研制与开发。
2)中草药活性成分结构与修饰方向,采用计算机虚拟筛选和体外筛选相结合,从中草药及其复方中筛选活性成分、阐明化学结构,并进行结构修饰和构效关系的研究,开发出活性高、毒性小的新结构化合物。
2.生药学学科以研究热带生物资源为特色,设有热带生物活性成分、药用热带生物资源和天然大分子三个研究方向。
1)热带生物活性成分研究方向,主要以海南热带药用生物资源为研究对象,阐述其生物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理;
2)药用热带生物资源研究方向主要开展药用热带海洋生物资源、热带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和南药药材的质量监控的研究;
3)天然大分子研究方向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开展以海洋多糖和海洋蛋白质等天然大分子为原料的生物材料、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通过化学结构修饰,发展满足临床医学需求的医药用生物材料。
四、学制和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学年限不超过3.5年。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以课程学习为主,原则上,在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内修完课程;第三学期开始学位论文的开题工作,完成开题报告;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主要开展学位论文的各项研究工作,撰写学位论文初稿;第六学期完成学位论文的所有研究工作,撰写并提交学位论文,完成硕士学位毕业论文答辩。
如果在学年限满2年且已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学习任务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研究生处批准可提前毕业。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坚持政治思想与业务能力并重的教书育人原则,采取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相结合、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办法。鼓励研究生加强基础,瞄准前沿;强化能力,注重质量;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在保证基本要求前提下,具体培养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提高硕士生整体素质。
六、课程设置
1.课程分类
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公共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和必修环节。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2.课程学习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的总学分要求为26-30学分。其中学位课18学分(公共基础课6学分、专业课12学分)、选修课8-12学分、必修环节(包括学术活动、教学实践、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等)不计学分,其中社会实践1学分。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前必须修完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考试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
学位课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位课的理论课程考核方式为考试,考试课程的成绩按百分制评定,学位课程70分及格,补考不超过1门;学位课的实验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
选修课程分为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程是二级学科开设的专题课程。每位研究生的选修课程由导师、或导师小组在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的课程学习计划时从学科设置的选修课中选定。选修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考试、或考查,考试课程60分为及格,补考不超过2门。考查课程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成绩。
学科在第3学期末、或第4学期初对硕士生的学习和科学研究情况进行一次中期考核,考核结果分优秀、通过、暂缓通过和不通过,其中优秀者不超过20%。凡补考未通过,或超过补考门数,或者所修课程合格但科研能力极差,中期考核不通过者,不能继续学习,而应退学作肄业处理。
同等学力和跨专业入学的学生还必须根据导师的要求补修相应的本科专业课程,并报研究生处备案。补修成绩以60分为及格,并记入成绩档案,注明“本科”字样,不计入总学分。
七、培养环节
硕士研究生由导师个人负责独立指导,同时,鼓励以导师为负责人的由3名成员组成的导师指导小组的集体指导。努力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发挥研究生个人才能和特长,加强硕士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1. 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每个研究生应根据本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及其本人的兴趣与特点,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出合理的研究生培养计划。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分课程学习计划和论文研究计划。在入学后2个月内,提交课程学习计划;在第3学期期末之前提交论文研究计划。培养计划经导师审核后报学院和研究生处备案(研究生本人、导师、学院和学校研究生处各存一份),导师和学院定期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2. 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按期完成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不晚于第3学期期末,由学院组织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会,开题报告会由本学科专业3人以上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进行评审,提出评价和具体的修改意见;不通过者可限期重做,重做仍不通过者终止培养。
在第3学期末、或第4学期初对硕士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具体工作参照《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规定》进行。
3. 实践环节:具体参照《海南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暂行规定》、《海南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暂行规定》执行。实践环节包括学术活动、教学实践与社会实践,安排在第2-3学期完成。
学术活动要求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参加2次学术讲座;做学术讲座报告1次,要求与学生自己进行的论文研究相关。
教学实践主要包括:指导本科生实验、辅导毕业论文,批改作业和实验报告,辅导答疑。
社会实践是指参加本专业的生产活动,接触生产实践,生产实习,促进“产学研”结合,增强专业技能,培养发现和解决生产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由导师和专业组(系)安排,并确定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指导,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结束时,要求分别写出教学实践报告和社会实践报告,经指导教师作出考核评语,评定成绩。考核成绩分合格和不合格,合格者得相应的学分。
八、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是硕士生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技术工作的能力和基础理论和技能学习、创新能力的综合反映。学位论文的质量是检验硕士生达到学位水平的主要指标。因此,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认真地完成。
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得少于一年。一般要求从第三学期开始准备,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位论文的开题研究,在第三学期末完成《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及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文献阅读、论文选题、科研调查、研究材料、研究方法、实验手段、综合分析、论文撰写等工作的进度计划。硕士生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向专业组(系)提交经导师审查的学位论文开题的文献综述与选题,并在第四学期初以前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经开题评审小组审核后,送学院主管院长审批,学院存底并报校研究生处备案。学位论文实行中期检查制度,一般应在第五学期中(12月中旬之前)进行,由本学科专业组织专家小组对研究生论文研究的工作态度、论文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全方位考察,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问题较多者或不符合要求者,提出整改意。研究生应在第六学期第12周前完成论文,论文按要求提交评审,评审合格后才能参加论文答辩。答辩须在第15周前完成,超过规定时间的按结业处理,有特殊情况需延期毕业的,须提前半年提出申请,经校研究生处审批同意后,推迟一年与下一届硕士生一起完成论文评审与答辩。
本专业硕士生必须修满本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学分,并以第一作者身份、以海南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在与本专业相关的全国一级学会主办的国内核心期刊上、或SCI期刊上(第一作者影响因子大于1、第二作者影响因子大于2、或第三作者影响因子大于3)发表研究论文(不包括综述论文)1篇,方可申请答辩;学位论文经答辩合格,才能毕业和取得学位。
(二)学位论文成绩评定
学位论文初稿经导师多次审查提出修改意见,仍达不到要求的,导师可不予推荐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参加学位论文答辩,但未获通过者,可以在下一年再次申请答辩一次,仍不能通过者,按结业处理。
按照《海南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办法》的有关要求组织论文评审和答辩委员会,论文答辩做到公正、公开,严格要求。学位论文的成绩按百份制评定。
附件一、药学学科课程设置
//www.haina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