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师资队伍 教师介绍 正高 正文

正高

当前位置: 首页 师资队伍 教师介绍 正高 正文

周智

    日期:2025年10月30日 16:23  点击:




博士、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海南大学海洋生物与水产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分会理事,底栖生物分会理事,中国生态学学会海洋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Front Physiol》副主编(SCI),《热带生物学报》编委。201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18-2019年访学于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国家级一流在线课程、海南省一流在线课程和海南省高校精品课程负责人。2019年入选海南省南海名家青年项目和拔尖高层次人才,2020年入选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三层次,2023年被认定为海南自由贸易港C类人才。长期进行海洋生物与生态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当前以造礁珊瑚与虫黄藻的共生机制为拟解决的核心科学问题,聚焦于海水升温、酸化和污染等全球变化背景下造礁珊瑚的环境耐受力及珊瑚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升研究。

近五年,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2项、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层次人才项目和创新研究团队项目各1项,以及横向项目多项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海洋领域的TOP期刊上已发表SCI论文50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3.6,单篇最高他引299次(h指数42,Web of Science);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其中3项已获授权;撰写5部学术专著。同时,先后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厦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研究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476201):鹿角杯形珊瑚共生体通过氨同化作用调控虫黄藻群落结构的机制研究,2025年1月-2028年12月,49万,在研。

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2022YFC3106302):南海长棘海星种群动态与灾害暴发机理,2023年1月-2026年12月,在研。

3.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ZDYF2022SHFZ324):珊瑚水螅体诱导脱离与再附着技术开发及其在珊瑚礁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2022年9月-2025年9月,219万,在研。

4.横向项目(HLD-OT-2024082901-H):珊瑚礁生态灾害预警及珊瑚种质培育,2024年4月-2025年4月,219万,在研。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076145):微塑料破坏鹿角杯形珊瑚与虫黄藻共生关系的机制研究,2021年1月-2024年12月,58万,结题。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772460):鹿角杯形珊瑚凝集素介导虫黄藻成为内共生体的机制研究,2018年1月-2021年12月,60万,结题。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42161144006);全球变化背景下应用辅助遗传学和珊瑚嵌合技术恢复珊瑚的环境适应性,2021年10月- 2024年 09月,分配90万,结题。

8.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合作方向项目(GHYF2022008):南海典型造礁石珊瑚耐热株系的筛选与培育,2022年3月-2025年3月,10万,结题。

9.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项目(420CXTD432):多重环境胁迫下海南岛沿海造礁石珊瑚的适应性研究,2020年12月-2023年12月,30万,结题。

10.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2019RC067):热应激介导虫黄藻氮限制负调节造礁石珊瑚共生稳态的机制研究,2020年1月-2022年12月,10万,结题。

学术奖励

1.基于环境适应性理论创新的珊瑚礁生态修复技术体系与示范,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4(第一完成人)。

2.珊瑚繁养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海洋科技进步二等奖,2023(第五完成人)。

3.珊瑚养殖和繁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厦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23(第五完成人)。

代表性论文

1.K. Tang, X. Cao, X. Geng, W. Huang, H. Liu, Z. Yan, Z. Wu, C. Yang, J. Tang, Z. Zhou*. Microbiome dysbiosis and decreased survival in coral larvae exposed to environmentally relevant concentrations of nanoplastics and sulfamethoxazole. J Hazard Mater, 2025: 140297. (中科院、JCR一区)

2.X. Cao, Z. Yan, K. Tang, Q. Xing, J. Lin, H. Su, Z. Wu, G. Wu, C. Yang, J. Tang, Z. Zhou*. Threats of BaA-SM2 as key bioaccumulat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and antibiotic components to coral energy dynamics and symbiosis stability. Water Res, 2025, 287: 124297.(中科院、JCR一区)

3.Z. Yan, X. Cao, H. Su, C. Li, J. Lin, K. Tang, J. Zhang, H. Fan, Q. Chen, J. Tang, Z. Zhou*. Coral-Symbiodiniaceae symbiotic associations under antibiotic stress: accumulation patterns and potential physiological effects in a natural reef. J Hazard Mater, 2025, 486: 137039. (中科院、JCR一区)

4.X. Cao, L. Wang, J. Lin, G. Wu, K. Tang, J. Tang, Z. Yan, M. An, Z. Liu, Z. Zhou*. Differential bioaccumulation and tolerances of massive and branching scleractinian corals to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situ. Sci Total Environ, 2024, 931: 172920(中科院、JCR一区)

5.Z. Zhou*, J. Tang, X. Cao, J. C. Wu, W. Cai, S. Lin. High heterotrophic plasticity of massive coral Porites pukoensis contributes to its tolerance to bioaccumulated microplastics. Environ Sci Technol, 2023, 57(8): 3391–3401. (中科院、JCR一区)

招生专业

水产养殖学博士、生态学博士、水产养殖学术硕士、渔业发展专业硕士,欢迎同学们积极联系报考。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zhouzhi@hainanu.edu.cn

下一条:甘瑞海